另外,我们可以使用再联结的方式,修复中断的连带,维持和他人的弱连带关系。做法很简单,只要记住对方的脸、名字和特征(例如家族成员、喜欢做什么、擅长什么事情等)这三项重点就够了。当你和初次见面的人自我介绍完之后,请不要只在脑中保存浅浅的印象,而是要用笔记本、名片或手机的记事APP等,记下关于对方的信息。
这种做法看起来和那些干练业务员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两样,但是在商场上,那些善于利用人际关系的高手,无不熟习再联结的手法。
当你遇到好久不见的朋友,请尽量在与他寒暄时提起他另一半的名字:“xx最近过得如何呢”,或者是他孩子的名字:
“xx今年几岁了啊”,又或者,说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:“最近都去哪里打高尔夫球”等等。只要对话中加上这些简单的词组,就可以瞬间拉近彼此在没有见面这段时间里所产生的距离感。
根据邓巴教授提出的理论-一个人能定期取得联系,维持友谊关系的人数为150人。在弱连带外围,其实有不少目前虽然没有联系,但却曾经相识的友人。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说,就是指那些虽然名字还仍停留在社交网络平台的好友名单上,彼此偶尔也会互通一下有无,但是距离上次见面,已经过了四五年……这样的朋友。
这种关系如果继续放任不管,彼此之间的连带感就会越来越弱。但只要我们能记住再联结的三个重点,并加以实践,便能够很快再和对方取得联系。
当遇上疑难杂症或需要解决的事时,我们常常会立刻想到:那个人好像对这件事很拿手。然后心想:或许他会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帮我个忙。紧接着就着手和他联系,这就是去实践再联结了。
善用弱连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,就是深谙再联结的道理。如果你能利用宣传与奉献和Give&Give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,就能增加那些善用再联结的人找到你的概率。
另外,如果你也亲自去实践再联结,那么它将是你把自身兴趣收益化的一大助力。
请记住,金钱是从弱连带里生出来的。
*弱连带可带来财富,重要性不可忽视。
*被多少人认识,远比认识多少人重要。
*见过面的人,要把他们的脸、名字、特征记录下来。
赞赏二维码

发表评论 (已有0 条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