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奈达公社:19 世纪美国乌托邦实验的疯狂与蜕变

来源:搜整
发布/作者:Watts
2025-10-11
热度:14
发现

在 19 世纪的美国,曾存在过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乌托邦公社 —— 奥奈达公社。三百多人聚居一处,共享财产、打破专属夫妻关系,连孩子都由集体抚养。这个靠 “奇葩” 制度维系 33 年的社群,最终竟摇身一变,成为美国最大的餐具帝国。它究竟是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,还是披着理想外衣的邪教组织?这段比小说更离奇的真实历史,藏着对婚姻、欲望、平等与财富的深刻叩问。

创始人诺伊斯:从 “异端” 到乌托邦构想者

奥奈达公社的诞生,离不开其创始人约翰・诺伊斯。1811 年,诺伊斯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个显赫家庭,父亲是牧师、商人兼国会议员,母亲则是美国第 19 任总统海斯的伯母,妥妥的 “富二代 + 官二代”。然而,优越的出身并未让他变得自信,反而因红发(当时爱尔兰、苏格兰人常见红发,存在一定歧视)而深感自卑。在寄宿学校的日子里,他孤独又渴望异性,同时被宗教教义灌输的罪恶感所困扰。

19 世纪的美国正处于 “第二次大觉醒运动”,宗教狂热席卷全国,尤其是纽约州一带,被称为 “烧光地带”。牧师在帐篷里布道,新兴教派层出不穷,人人都可能宣称掌握 “上帝的最新咨询”,摩门教也在此时此地诞生。诺伊斯也被卷入这股浪潮,他放弃学习法律,进入耶鲁神学院,起初努力遵守教规、刻苦读经,却在深入研究后产生了质疑:若耶稣已拯救世人,为何人们还要终生受罪恶折磨?为何不能在现世就达到无罪状态?要知道,当时主流教义认为人类生而带 “原罪”,唯有死后进入天堂才能解脱。

某天,诺伊斯在耶鲁神学院讲台上公开宣布 “自己已无罪、被神净化为完美之人”,这番言论直接挑战主流教义,被视为 “亵渎圣灵的异端”。耶鲁随即开除了他,并吊销其传教许可证。但这次 “打击”,却成了他 “觉醒” 的开始。

后来,诺伊斯在一场完美主义聚会上遇见阿比盖尔,这个既相信他的离经叛道理论,又真心欣赏他的姑娘,让他彻底沦陷。可当他外出办事数月归来,却发现阿比盖尔已与他人订婚。失恋的痛苦叠加信仰的冲击,让诺伊斯得出一个惊人结论:问题根源并非彼此,而是一夫一妻制。他认为婚姻制度是人类情感灾难的源头,爱不应被独占,嫉妒是原罪,真正完美的社会应消除占有与排他,让灵魂自由相通。至此,一个激进的乌托邦构想在他心中埋下种子。

奥奈达公社:疯狂的 “完美主义” 实验

失学、失业又失恋的诺伊斯并未颓废,反而将神学反叛、无罪执念与失恋的感悟融合,提出了 “基督教完美主义”—— 既然耶稣已救赎世界,无需等待审判日,可即刻建造人间天堂。这一激进观点在当时引发强烈共鸣,不少人渴望更纯粹、彻底的信仰,再加上诺伊斯自带 “说服力磁场”(有人称听他讲话会莫名信服,女性追随者甚至觉得他在的房间都会 “发光”),很快便有一群信徒愿意抛下一切追随他。

1848 年,这支乌托邦小分队在纽约州的奥奈达落脚,开启了他们的社会实验。最初,他们仅在荒地上搭建木屋,种地养牛,虽清苦却能自给自足。短短几年,追随者从几十人增至数百人,最终稳定在 300 人左右。1862 年,他们建成一座占地 36000 平方米的公社大楼,红砖外墙搭配蓝色屋顶,内部设有公共餐厅、集体宿舍、手工作坊、学校乃至教义印刷室,所有人的吃、住、工作、娱乐都在此解决,宛如一个独立的 “小世界”,如今这里仍可参观。

在公社内部,一套被称为 “完美主义” 的制度被严格执行,其内容颠覆传统:

财产与关系共享:所有财产归集体所有,打破专属夫妻关系,“所有男人是所有女人的丈夫,所有女人是所有男人的妻子”,爱情被视为 “自私的毒瘤”,若有人爱上某个人,会被全社区拉出来接受 “灵魂批斗”。

生育与抚养规则:仅社区评选出的 “优秀男女” 有资格生孩子,孩子出生后需与亲生父母分离,由集体统一抚养。为控制生育,公社还发明了一套 “男性忍术”,宣称既能节育,又能 “净化灵魂” 甚至 “通向永生”。

亲密关系与启蒙:每段亲密关系需提前预约面谈,且禁止留宿;年轻人的生理启蒙老师,竟是社区里的更年期长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看似疯狂的公社,却在当时给予女性史无前例的自由 —— 她们拥有选择权与工作机会,公社甚至搞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套优生学实验,一度被认为是 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完美合体”。

从乌托邦到餐具帝国:争议中的蜕变

奥奈达公社凭借独特的制度维系了 33 年,远超大多数乌托邦社群,且在商业上展现出惊人能力。公社成员多为高产高知人群,他们不仅能自给自足,还逐渐积累财富。而这段乌托邦实验的最终走向,更令人意外 —— 它并未在争议中消亡,反而摇身一变,成为美国最大的餐具帝国。

如今回望奥奈达公社的历史,它始终充满争议。有人认为它是突破传统的理想天堂,给予人们别样的自由与平等;也有人将其视为违背人性的邪教,用极端制度束缚个体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个 19 世纪的乌托邦实验,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们对婚姻、欲望、女性地位、财富分配的深层困惑。它的疯狂与蜕变,早已超越一段简单的历史,成为后人探讨社会形态与人性本质的重要样本。

上一篇:匈奴:千年游牧帝国的容貌之谜与去向探寻

下一篇:英雄印法光: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

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

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

微信打赏二维码

扫码打赏

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

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

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

用户头像 昵称:匿***
¥5.00
用户头像 昵称:一***
¥10.00
用户头像 昵称:孙***
¥100.00
用户头像 昵称:匿***
¥20.00
用户头像 昵称:开***
¥20.00

评论区

已有 0 条评论

分享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