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讲牛郎 织女的故事-画/丰子恺-文/丰陈宝 丰一吟
讲牛郎、织女的故事夏天乘凉的时候,小孩总喜欢叫大人讲故事。画中母子俩坐在墙边乘凉,孩子嚷着要讲故事。大人抬头,看见墙外夜空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,便顺口讲起牛郎织女的...
制造普通的玻璃瓶,需要先在一口坩埚里放上沙子,再加入碱和白垩(白土粉),最后放进一种特制的窑里。
坩埚是由耐火的黏土制成的,而耐火黏土的特点就是即便遇到强热也不会熔化。
沙子、碱和白垩这三样东西遇到强热就会熔化并熔合在一起,这种熔合后像水一样的溶液就是液态玻璃。
然而,玻璃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水,等它冷却后,跟水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水冷却后,只要温度不降到0摄氏度以下,它的状态仍然是液体。如果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,水就会凝结成固体变成冰。
但液态玻璃冷却时就不是这样的,它会慢慢地越变越稠。当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的时候,它会像糖浆一样;到1000摄氏度的时候,它就可以拉丝了;到800摄氏度的时候,它就会变得更加黏稠。
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,玻璃液体会像沥青一样,变得越来越黏稠。最终,它会变成一个软块,等软块继续变硬之后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玻璃了。
看过玻璃的这种变化之后,你能准确判断出它在什么温度时会熔化,什么温度时会凝固吗?我想,这是不可能的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会把玻璃叫作“硬的液体”的缘故了,尽管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跟说白的煤或者热的冰一样荒唐。
如果玻璃不是“硬的液体”,如果它不能熔化成黏稠的液体,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各种形状的器皿,比如那些凸肚的酒瓶、有花纹的高脚杯和华美的大花瓶。
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
扫码打赏
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